人员“就业难“遇企业“招工难“ 矛盾如何化解?-亚博ag旗舰厅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9-04-04   浏览次数:45128   
核心提示:目前,我国劳动年龄人口保持高位运行,可细探就业市场,却总有企业吐槽遭遇“招工难”,有时薪酬翻番也难以招到工人。就业市场矛盾现象原因何在,如何破解?记者进行了采访。

【中国包装网讯】《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就业总量压力不减、结构性矛盾凸显,新的影响因素还在增加,必须把就业摆在更加突出位置。

(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目前,我国劳动年龄人口保持高位运行,可细探就业市场,却总有企业吐槽遭遇“招工难”,有时薪酬翻番也难以招到工人。就业市场矛盾现象原因何在,如何破解?记者进行了采访。

完善知识结构、提升技能以更好适应岗位需求

近年来,技能劳动者的求人倍率一直在1.5以上,高级技工的求人倍率达到2以上

“冰火两重天。”比对公司正在招聘的几个岗位,远东福斯特新能源有限公司人力资源部负责人曾钧这样感慨。

“最缺的是研发人员,至今还缺五六十人。”春节过后,曾钧就在线上线下招聘平台发布招聘信息,部分岗位的月薪甚至提到了五六万元,是当地平均薪资的十来倍,即便如此,能招入麾下的人依旧屈指可数。“锂电池行业的中高端技能人才太金贵,个个都是香饽饽。”

“众里寻他千百度”的还有普工。“我们倾向于招聘35岁以下的,但从收到的简历看,绝大多数40岁以上;符合招聘要求的人又觉得待遇低,稳定性也不高。”曾钧有点无奈。

最不缺的就是市场营销、行政管理等岗位。曾钧介绍:“去年招1个市场营销岗,短短几天时间,上百份简历如雪花般飞来,而且大多数都是高校毕业生。”

“有活没人干、有人没活干”,远东福斯特的经历正是我国就业市场的一个缩影。

“这种现象就是结构性矛盾。”北京师范大学劳动力市场研究中心主任赖德胜介绍,当下,我国就业问题已逐渐从总量问题转为结构性问题,这将是未来510年我国就业领域面临的主要挑战。

也就是说,我国就业主要矛盾不再是人多岗少的问题,而是劳动力供给与岗位需求不匹配的结构问题。反映到就业市场上,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部分高校毕业生、一些大龄低技能劳动者与企业的岗位需求不匹配,造成供求错位,成为就业难的主要群体。

部分企业的普工和技能人才招用面临短缺状况。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数据显示,近年来,技能劳动者的求人倍率(岗位空缺与求职人数的比率)一直在1.5以上,高级技工的求人倍率甚至达到2以上水平,技工紧缺现象逐步从东部沿海扩散至中西部地区,从季节性演变为经常性。58同城招聘研究院数据显示,2019年第一季度普工/技工在热招岗位中排名第一。

行业、地区间分化趋势凸显。近年来,部分领域、行业、地区就业压力更趋突出。“比如一些外贸出口企业、产能过剩行业、资源型地区等的就业压力可能会增大。”赖德胜说。

就业市场结构性矛盾需要积极加以解决

产业升级、技术进步、教育相对滞后等多重因素叠加导致

就业市场为何会呈现出这样的变化?从总量矛盾转向结构性矛盾,原因何在?

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蔡昉表示,近年来,随着我国劳动年龄人口总量出现负增长,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速度趋缓,就业市场的总量矛盾逐步得到缓解。我国经济迈向高质量发展过程中,就业市场出现的结构性矛盾需要积极加以解决。

——产业转型升级步伐加快,低技能岗位减少。湖南九典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去年对液体口服制剂车间进行了智能化改造,改造后,一条生产线所需的普通操作人员能减少50%以上。“随着机械化、自动化与智能化加速推进,不少企业选择‘机器换人’,传统行业低端、重复性工作机会加速流失。”蔡昉说。例如,随着自动化在各行业中逐步应用,一批以简单重复性工作为主的岗位劳动力供给出现过剩,如柜员、物流跟单等岗位。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持续推进,人员安置压力加大。随着煤炭、钢铁等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加快出清“僵尸企业”,行业从业人员面临再就业问题。而这部分员工往往是低技能劳动群体或大龄劳动者,再配置到其他产业的调整周期较长,花费成本也较高,从而产生失业现象。

——技术变革带来新岗位,人才供给跟不上。boss直聘研究院发布的数据显示,2019年春招旺季,物联网相关的嵌入式工程师人才需求同比增幅超过46%,人才紧缺程度高于其他技术职位;5g相关人才需求也大幅增长,光传输工程师和无线射频工程师的需求同比增幅均超过80%

对此,蔡昉分析:相较于企业对技术变革的感知,我国高等教育包括职业教育有一定滞后性,随着新一轮科技变革浪潮的到来,这种滞后性会更明显。如果不及时调整,在新行业新岗位的就业供求矛盾会更加突出。

今后,就业市场走势如何?

聊起未来,不可避免得考虑人工智能对就业的影响。“其实,影响已逐步显现,未来,我们的岗位可能呈现哑铃型结构。”赖德胜说,人工智能会对一些行业及人群产生挤出效应,主要表现在中等技能的岗位可能会不断消失,但高技能岗位如图像识别工程师、数据分析师等,以及低技能型岗位如老年护理等岗位需求将可能增加。

“根据相关研究,未来2050%的工作岗位可能还没出现,因此我们很难预测哪些岗位会被创造。但要未雨绸缪,不断提升技能,做好准备去迎接和拥抱就业市场的变革。”赖德胜认为。

技能培训是关键

2018年起到2020年底,力争培训50万以上企业新型学徒

“还是得学门手艺!”广东韶关小伙儿赖日明,如今月收入1.3万元左右,是广州创乐激光设备有限公司的骨干。2011年初中毕业后,缺技术、缺经验的他,只能干普工,每月工资仅1000多元。“那时候在家具厂做搬运工,又苦又不赚钱。”

一咬牙,2012年赖日明决定“回炉再造”,到广东机械技师学院学习光电技术应用。毕业刚工作,他就有了6000元的月收入,这两年春节回家,成了朋友们羡慕的对象。

一技在手,工作不愁,赖日明的不少同学在毕业前就被企业预订一空。广东机械技师学院院长冯为远介绍,近年来,学院开设了智能制造、工业机器人应用与维护、光电技术应用、网络安全与大数据等与产业发展相匹配的专业,每年有7500个以上的岗位供2000名左右的毕业生选择,学院毕业生就业率高达99%

大规模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加快培养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能够使更多劳动者快速适应新兴业态、经济结构调整,是化解就业结构性矛盾的基础性措施

近年来,我国面向全体劳动者的职业培训制度不断发展,职业培训规模不断扩大。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实施职业技能提升行动,从失业保险基金结余中拿出1000亿元,用于1500万人次以上的职工技能提升和转岗转业培训。

专家认为,我国职业技能培训不断发展,但依然有一些改进空间。

看数量,重点群体培训的覆盖面仍然不够广泛。比如,目前我国城镇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效果不错,但农村劳动力的培训规模仍需扩大。《2017年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显示,接受过农业或非农职业技能培训的农民工占32.9%,其中接受非农职业技能培训的仅占30.6%。农民工特别是新生代农民工培训工作仍存在覆盖面不够广泛、规模需要扩大等问题。

为推动农村劳动力在家门口就业,去年湖北郧西县开办了竹藤编、织女绣、电子装配等特色产业培训,家住东营村的焦风琴参加竹藤编培训后,成立了专业合作社,带动22名贫困劳动力就业,月人均增收千元以上。

看质量,职业技能培训的有效性、针对性需要加强。目前我国大大小小、各种形式的职业技能培训机构很多,但往往是学了技能不见得能找到工作,花了大钱不一定在点子上。培训的有效性、针对性不强,其中有培训质量方面的问题,但更关键的是培训内容与岗位需求联系不够紧密、培训与就业脱节。

赖德胜介绍,培训分为一般培训和特殊培训,一般培训主要是针对通用技能,比如农民工的计算机素养,开展这类培训往往需要政府承担。特殊培训所提供的技能往往只能在实施培训的公司中应用,很少能在其他公司中应用,比如开飞机,这种培训更多需要相关企业承担。我国在特殊培训方面短板更为明显,企业培训主体作用发挥不够。

为了将就业与培训紧密衔接,进一步发挥企业主体作用,“招工即招生、入企即入校、企校双师联合培养”的企业新型学徒制正在全面推行。从2018年起到2020年底,力争培训50万以上企业新型学徒;2021年起,力争年培训学徒50万人左右。徐工集团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集团的88名学徒在完成培训后,全部与企业签订了长期(5)劳动合同,其中80%进入技术服务储备岗,薪资待遇普遍上涨30%

除了职业技能培训,加强就业信息服务也是化解就业结构性矛盾、促进供需有效对接的重要手段。近年来,人社部组织开展春风行动、就业援助月等专项就业服务活动,探索建立市场供求信息监测制度等,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效率不断提升。

“就业结构性矛盾将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持续存在的‘硬骨头’。通过就业优先政策全面发力,更高质量和更充分就业将早日实现。”蔡昉认为。

 

 

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亚博ag旗舰厅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大家共同分享学习,如作者认为涉及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立即删除。


  • 下一篇:
  • 上一篇:
 
[ ]  [ ]  [ ]  [ ]  [ ]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耗费10年,斥资2.8万亿!为奥运会押上家底的日本,还是难逃一劫 2020年后千万吨箱板瓦楞纸新产能或大批被取消、转移
2018年中国造纸行业发展现状与趋势分析-包装纸行业集中度较低 人员“就业难“遇企业“招工难“ 矛盾如何化解?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1、中国包装网运营的信息资讯发布平台,在任何情况下,本网所发布的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见均不构成对任何的建议,任何人和企业据此进行造成的一切后果或损失,本网平台不承担法律责任。

2、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亚博ag旗舰厅的版权等法律责任。

3、如本文内容来源于网络亚博ag旗舰厅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 。如涉及作品内容、亚博ag旗舰厅的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立即删除。

亚博ag旗舰厅的联系方式:0579-82057115

 
| | | | | | | | | | |
| | | |
| | | | | |
网站地图